半球旅游攻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线路规划

文章内容

景区售票系统设计方案_景区售票系统设计方案怎么写

ysladmin 2024-07-23
景区售票系统设计方案_景区售票系统设计方案怎么写       对于景区售票系统设计方案的问题,我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可以为您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1.自动售票机售票的
景区售票系统设计方案_景区售票系统设计方案怎么写

       对于景区售票系统设计方案的问题,我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可以为您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1.自动售票机售票的功能?

2.数据库课程设计设计开发一个B/S结构的“民航售票数据库系统”。

3.景区电子门票系统的系统意义

4.不就是一个订票网站吗 12306 的核心模型设计思路究竟复杂在哪里

5.大话软件工程:需求分析与软件设计(二十)

6.公园设计的流程详解

景区售票系统设计方案_景区售票系统设计方案怎么写

自动售票机售票的功能?

       自动售票机用于发售各种票价的单程票,它接收硬币和纸币,并且能用硬币和纸币找零(一般用硬币找零)。有些自动售票机还可以为储值票进行充值。乘客购买车票时,需要按自动售票机提示的步骤去操作。

       自动售票机的具体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接受乘客的购票选择,并在购票过程中给出提示信息及操作指导。

       (2) 接受乘客投入的现金(或其他付费介质)并自动完成识别;对无法识别的现金(或储值票、)予以退还;具有一次性出售多张同一票价车票的功能,其上限应可通过参数进行设置。

       (3)计算乘客投人的现金数量及购票金额,自动找零。

       (4) 完成车票校验、赋值及出票。

       (5) 对本机各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监控。

       不滑(6)对本机接受的现金及维护操作进行管理。

       的心(7) 接受车站计算机系统下传的票价表、黑名单及其他参数和控制命令,执行相应的操作(8)存储并向车站计算机系统上传车票处理交易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信息。

数据库课程设计设计开发一个B/S结构的“民航售票数据库系统”。

       AFC系统是集电子技术、计算机通信和微型计算机实时控制等于一体的自动收费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在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磁卡AFC系统、磁卡和IC卡兼容的AFC系统、IC卡AFC系统三种技术制式。

       1.磁卡AFC系统

       磁卡AFC系统投人应用的时间最早。磁卡车票上涂有两条磁粉物质,一条为磁卡密码、编号等不变信息,另-条为车资、进站时间和地点等可变信息,磁卡车票可作为单程票或储值票使用。磁卡AFC系统技术比较成熟,但也存在以下缺陷:

       讲谷(1)磁卡存储信息有限、用途单一。

       (2)磁卡密码等信息易被破译、伪造和盗用,安全性较差。

       (3)读卡设备机械结构复杂,购置成本和维护费用较高。横行故平外温切决(8(4)乘客使用不熟练和设备吃卡、误读写等故障均会影响使用效果。

       2.磁卡和IC卡兼容的AFC系统

       磁卡和IC卡兼容的AFC系统是一种由磁卡向IC卡过渡的AFC系统,它既可应用磁卡,又可应用IC卡。在此不对这种制式过多讲解。

       3.IC卡AFC系统

       IC卡是将一块集成电路芯片封装在塑料基片上(非接触式IC卡内还嵌人小型天线),在集成电路中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由存储和控制两个单元组成,由于微处理器具有人工智能功能,故1C卡又称为智能卡. IC卡具有数据存储能力,其内容可供外部读写与内部处理。随者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大容量存储芯片技术的发展,1C卡和1C卡系统所具有的优点使其逐步取代磁卡和磁卡系统。

景区电子门票系统的系统意义

       我这里有一份答案

       已经给你发站内信

       SQL是英文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缩写,意思为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同各种数据库建立联系,进行沟通。按照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规定,SQL被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SQL语句可以用来执行各种各样的操作,例如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等。目前,绝大多数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 Sybase, Microsoft SQL Server, Access等都用了SQL语言标准。虽然很多数据库都对SQL语句进行了再开发和扩展,但是包括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Create,以及Drop在内的标准的SQL命令仍然可以被用来完成几乎所有的数据库操作。

       SQL Server

       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最初是由Microsoft Sybase 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于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OS/2 版本。在Windows NT 推出后,Microsoft与Sybase 在SQL Server 的开发上就分道扬镳了,Microsoft 将SQL Server 移植到Windows NT系统上,专注于开发推广SQL Server 的Windows NT 版本。Sybase 则较专注于SQL Server在UNIX 操作系统上的应用。

       SQL Server 2000 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版本继承了SQL Server 7.0 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 Windows 98 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Microsoft Windows 2000 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2005 是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平台,使用集成的商业智能 (BI) 工具提供了企业级的数据管理。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引擎为关系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存储功能,使您可以构建和管理用于业务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数据应用程序。

       SQL Server 2005 数据引擎是本企业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的核心。此外 SQL Server 2005 结合了分析、报表、集成和通知功能。这使您的企业可以构建和部署经济有效的 BI 解决方案,帮助您的团队通过记分卡、Dashboard、Web services 和移动设备将数据应用推向业务的各个领域。

       与 Microsoft Visual Studio、Microsoft Office System 以及新的开发工具包(包括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udio)的紧密集成使 SQL Server 2005 与众不同。无论您是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员、信息工作者还是决策者,SQL Server 2005 都可以为您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您从数据中更多地获益。

       SQL全称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最早的是IBM的圣约瑟研究实验室为其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YSTEM R开发的一种查询语言,它的前身是SQUARE语言。SQL语言结构简洁,功能强大,简单易学,所以自从IBM公司1981年推出以来,SQL语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无论是像Oracle ,Sybase,Informix,SQL server这些大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还是像Visual Foxporo,PowerBuilder这些微机上常用的数据库开发系统,都支持SQL语言作为查询语言。

       SQL是高级的非过程化编程语言,允许用户在高层数据结构上工作。他不要求用户指定对数据的存放方法,也不需要用户了解具体的数据存放方式,所以具有完全不同底层结构的不同数据库系统可以使用相同的SQL语言作为数据输入与管理的接口。它以记录集合作为操纵对象,所有SQL语句接受集合作为输入,返回集合作为输出,这种集合特性允许一条SQL语句的输出作为另一条SQL语句的输入,所以SQL语言可以嵌套,这使他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在多数情况下,在其他语言中需要一大段程序实现的一个单独只需要一个SQL语句就可以达到目的,这也意味着用SQL语言可以写出非常复杂的语句。

       SQL同时也是数据库文件格式的扩展名。

       SQL语言包含4个部分:

       数据定义(DDL)语言(如CREATE, DROP,ALTER等语句)

       数据操纵(DML)语言(INSERT, UPDATE, DELETE语句)

       数据查询语言(SELECT语句)

       数据控制语言(如GRANT,REVOKE,COMMIT, ROLLBACK等语句)

       取自"://zh.wikipedia.org/wiki/SQL"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资料库查询和程式设计语言,用於存取资料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联式资料库系统。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经制定了 SQL 标准。ANSI 是一个美国工业和商业集团组织,发展美国的商务和通讯标准。ANSI 同时也是 ISO 和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的成员之一。ANSI 发布与国际标准组织相应的美国标准。1992年,ISO 和 IEC 发布了 SQL 的国际标准,称为 SQL-92。ANSI 随之发布的相应标准是 ANSI SQL-92。ANSI SQL-92 有时被称为 ANSI SQL。尽管不同的关联式资料库使用的 SQL 版本有一些差异,但大多数都遵循 ANSI SQL 标准。SQL Server 使用 ANSI SQL-92 的扩展集,称为 T-SQL,其遵循 ANSI 制定的 SQL-92 标准。

       SQL 语言包括两种主要程式设计语言类别的陈述式: 资料定义语言 (DDL)与资料操作语言 (DML)。下面我们将介绍这两类语言。

       DDL

       DDL 用於定义和管理物件,例如资料库、资料表以及检视表( 第18章 将会解释何谓检视表)。DDL 陈述式通常包括每个物件的CREATE、ALTER 以及 DROP 命令。举例来说,CREATE TABLE、ALTER TABLE 以及 DROP TABLE 这些陈述式便可以用来建立新资料表、修改其属性(如新增或删除资料行)、删除资料表等,下面我们会一一介绍。

       CREATE TABLE 陈述式

       使用 DDL 在 MyDB 资料库建立一个名为 Customer_Data 的范例资料表,本章后面的例子我们会使用到这个资料表。如前所述,CREATE TABLE 陈述式可以用来建立资料表。这个范例资料表被定义成四个资料行,如下所示:

       Use MyDB

       CREATE TABLE Customer_Data

       (customer_id smallint,

       first_name char(20),

       last_name char(20),

       phone char(10))

       GO

       这个陈述式能产生 Customer_Data 资料表,这个资料表会一直是空的直到资料被填入资料表内。

       ALTER TABLE 陈述式

       ALTER TABLE 陈述式用来变更资料表的定义与属性。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利用 ALTER TABLE 在已经存在的 Customer_Data 资料表中新增 middle_initial 资料行。

       ALTER TABLE Customer_Data

       ADD middle_initial char(1)

       GO

       现在资料表的定义包括了五个资料行,而不是之前的四个资料行。关於使用ALTER TABLE 的更多细节,请参阅 第15章 。

       DROP TABLE 陈述式

       DROP TABLE 陈述式用来删除资料表定义以及所有的资料、索引、触发程序、条件约束以及资料表的权限。要删除我们的 Customer_Data 资料表,可利用下列命令:

       DROP TABLE Customer_Data

       GO

       关於 DROP TABLE 陈述式的详细内容,请参阅 第15章 。

       DML

       DML 利用 INSERT、SELECT、UPDATE 及 DELETE 等陈述式来操作资料库物件所包含的资料。

       INSERT 陈述式

       INSERT 陈述式用来在资料表或检视表中插入一列资料。例如,如果要在Customer_Data 资料表中新增一个客户,可使用类似以下的 INSERT 陈述式:

       INSERT INTO Customer_Data

       (customer_id, first_name, last_name, phone)

       VALUES (777, "Frankie", "Stein", "4895873900")

       请注意 SQL 陈述式中第二行的资料行名称清单,清单上资料行名称的次序决定了资料数值将被放在哪个资料行。举例来说,第一个资料数值将被放在清单列出的第一个资料行 customer_id、第二个资料数值放在第二个资料行,依此类推。由于我们在建立资料表时,定义资料资料行填入数值的次序与现在相同,因此我们不必特意指定栏位名称。我们可以用以下的 INSERT 陈述式代替:

       INSERT INTO Customer_Data

       VALUES (777, "Frankie", "Stein", "4895873900")

       注意

       如果使用这种形式的 INSERT 陈述式,但被插入的数值次序上与建立资料表时不同,数值将被放入错误的资料行。如果资料的型别与定义不符,则会收到一个错误讯息。

       UPDATE 陈述式

       UPDATE 陈述式用来更新或改变一列或多列中的值。例如,一位名称为 Frankie Stein 的客户想要在记录中改变他的姓氏为 Franklin,可使用以下 UPDATE 陈述式:

       UPDATE Customer_Data

       SET first_name = "Franklin"

       WHERE last_name = "Stein" and customer_id= 777

       我们在 WHERE 子句中加入 customer_id 的项目来确定其他名称为 Stein 的客户不会被影响-只有customer_id为777的客户,姓氏会有所改变。

       --------------------------------------------------------------------------------

       说明

       当您使用 UPDATE 陈述式时,要确定在 WHERE 子句提供充分的筛选条件,如此才不会不经意地改变了一些不该改变的资料。

       --------------------------------------------------------------------------------

       DELETE 陈述式

       DELETE 陈述式用来删除资料表中一列或多列的资料,您也可以删除资料表中的所有资料列。要从 Customer_Data 资料表中删除所有的列,您可以利用下列陈述式:

       DELETE FROM Customer_Data

       或

       DELETE Customer_Data

       资料表名称前的 FROM 关键字在 DELETE 陈述式中是选择性的。除此之外,这两个陈述式完全相同。

       要从 Customer_Data 资料表中删除 customer_id 资料行的值小於100的列,可利用下列陈述式:

       DELETE FROM Customer_Data

       WHERE customer_id < 100

       现在我们已经快速浏览了 SQL 提供的 DDL 与 DML 陈述式,接著,下面将介绍 T-SQL。

       --------------------------------------------------------------------------------

       SELECT 陈述式

       SELECT 陈述式用来检索资料表中的资料,而哪些资料被检索由列出的资料行与陈述式中的 WHERE 子句决定。例如,要从之前建立的 Customer_Data 资料表中检索 customer_id 以及 first_name 资料行的资料,并且只想取出每列中 first_name 资料行值为 Frankie 的资料,那麼可以利用以下的 SELECT 陈述式:

       SELECT customer_id, first_name FROM Customer_Data

       WHERE first_name = "Frankie"

       如果有一列符合 SELECT 陈述式中的标准,则结果将显示如下:

       customer_id first_name

       ------------- ------------

       777 Frankie

       SQL中的五种数据类型

       简要描述一下SQL中的五种数据类型:字符型,文本型,数值型,逻辑型和日期型

       字符型

       VARCHAR VS CHAR

       VARCHAR型和CHAR型数据的这个差别是细微的,但是非常重要。他们都是用来储存字符串长度小于255的字符。

       如你向一个长度为四十个字符的VARCHAR型字段中输入数据BIll GAtES。当你以后从这个字段中取出此数据时,你取出的数据其长度为十个字符——字符串Bill Gates的长度。 现在如你把字符串输入一个长度为四十个字符的CHAR型字段中,那么当你取出数据时,所取出的数据长度将是四十个字符。字符串的后面会被附加多余的空格。

       当你建立自己的站点时,你会发现使用VARCHAR型字段要比CHAR型字段方便的多。使用VARCHAR型字段时,你不需要为剪掉你数据中多余的空格而操心。

       VARCHAR型字段的另一个突出的好处是它可以比CHAR型字段占用更少的内存和硬盘空间。当你的数据库很大时,这种内存和磁盘空间的节省会变得非常重要

       文本型

       TEXT

       使用文本型数据,你可以存放超过二十亿个字符的字符串。当你需要存储大串的字符时,应该使用文本型数据。

       注意文本型数据没有长度,而上一节中所讲的字符型数据是有长度的。一个文本型字段中的数据通常要么为空,要么很大。

       当你从HTML fORM的多行文本编辑框(TEXTAREA)中收集数据时,你应该把收集的信息存储于文本型字段中。但是,无论何时,只要你能避免使用文本型字段,你就应该不适用它。文本型字段既大且慢,滥用文本型字段会使服务器速度变慢。文本型字段还会吃掉大量的磁盘空间。

       一旦你向文本型字段中输入了任何数据(甚至是空值),就会有2K的空间被自动分配给该数据。除非删除该记录,否则你无法收回这部分存储空间。

       数值型

       SQL支持许多种不同的数值型数据。你可以存储整数 INT 、小数 NUMERIC、和钱数 MONEY。

       INT VS SMALLINT VS TINYINT

       他们的区别只是字符长度:

       INT型数据的表数范围是从-2,147,483,647到2,147,483,647的整数

       SMALLINT 型数据可以存储从-32768到32768的整数

       TINYINT 型的字段只能存储从0到255的整数,不能用来储存负数

       通常,为了节省空间,应该尽可能的使用最小的整型数据。一个TINYINT型数据只占用一个字节;一个INT型数据占用四个字节。这看起来似乎差别不大,但是在比较大的表中,字节数的增长是很快的。另一方面,一旦你已经创建了一个字段,要修改它是很困难的。因此,为安全起见,你应该预测以下,一个字段所需要存储的数值最大有可能是多大,然后选择适当的数据类型。

       NUMERIC

       为了能对字段所存放的数据有更多的控制,你可以使用NUMERIC型数据来同时表示一个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NUMERIC型数据使你能表示非常大的数——比INT型数据要大得多。一个NUMERIC型字段可以存储从-1038到1038范围内的数。NUMERIC型数据还使你能表示有小数部分的数。例如,你可以在NUMERIC型字段中存储小数3.14。

       当定义一个NUMERIC型字段时,你需要同时指定整数部分的大小和小数部分的大小。如:MUNERIC(23,0)

       一个 NUMERIC型数据的整数部分最大只能有28位,小数部分的位数必须小于或等于整数部分的位数,小数部分可以是零。

       MONEY VS SMALLMONEY

       你可以使用 INT型或NUMERIC型数据来存储钱数。但是,专门有另外两种数据类型用于此目的。如果你希望你的网点能挣很多钱,你可以使用MONEY型数据。如果你的野心不大,你可以使用SMALLMONEY型数据。MONEY型数据可以存储从-922,337,203,685,477.5808到922,337,203,685,477.5807的钱数。如果你需要存储比这还大的金额,你可以使用NUMERIC型数据。

       SMALLMONEY型数据只能存储从-214,748.3648到214,748.3647 的钱数。同样,如果可以的话,你应该用SMALLMONEY型来代替MONEY型数据,以节省空间。

       逻辑型

       BIT

       如果你使用复选框( CHECKBOX)从网页中搜集信息,你可以把此信息存储在BIT型字段中。BIT型字段只能取两个值:0或1。

       当心,在你创建好一个表之后,你不能向表中添加 BIT型字段。如果你打算在一个表中包含BIT型字段,你必须在创建表时完成。

       日期型

       DATETIME VS SMALLDATETIME

       一个 DATETIME型的字段可以存储的日期范围是从1753年1月1日第一毫秒到9999年12月31日最后一毫秒。

       如果你不需要覆盖这么大范围的日期和时间,你可以使用SMALLDATETIME型数据。它与DATETIME型数据同样使用,只不过它能表示的日期和时间范围比DATETIME型数据小,而且不如DATETIME型数据精确。一个SMALLDATETIME型的字段能够存储从1900年1月1日到2079年6月6日的日期,它只能精确到秒。

       DATETIME型字段在你输入日期和时间之前并不包含实际的数据,认识这一点是重要的。

不就是一个订票网站吗 12306 的核心模型设计思路究竟复杂在哪里

       景区票务管理的人工模式,售票,验票,统计都是人工操作,这远远不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存在着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

       1容易制印门票。

       2无法进行复查,校对。

       3出错率高。

       4统计、分析、不准确、不及时。

       5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6容易出现坐支门票款或者以票款抵欠款等门票流失现象。

       7不易减轻客人在核心景区造成的环保压力。

       为进一步丰富旅游服务手段,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服务档次,建议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手段和通道控制技术,通过在各进口装置门禁管理系统、各景点售票处装置配套设施、建立结算汇总中心等,实现计算机实时售票、验票、查询、汇总、统计、报表等各种门票控制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及管理功能。

       此举的实施,投资收益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1塑造景点新形象的切实举措,硬件建设上顺应了以国际现代化的潮流,软件环境上融入了国际大都市的品味。用电子门票代替保守的纸印门票,便于收藏,游客倍加珍惜,极具收藏价值。自然能有效地防止乱丢票据对公共卫生的破坏。

       2认票不认人,严格管理和堵塞漏洞的手段,从而减少因门票的各种流失而造成的损失。钱款收入纳入计算机管理,日有报表,月有汇总;设备验票与人工撕票形成鲜明对比,对内对外都给人以管理现代化的感觉。因此,计算机的系统投资,不只是管理费用,更主要的经营投入,不亚于高倍回报的投资。

       3.公司在售票管理、验票管理上,尤其在处置不同票类、不同情况的设置方面,已经积累比较丰富的经验,会保证系统耐久地顺利运行。

       4计算机管理的优势,于设计规则,不时的变化规则,营销工程中的外销票、赠票等任何新的票类设计方案,都可以随机应变,一个指令,全局统一,这是纸票的体制无法适应的

       5精心筹划,纪念卡纪念光盘上作广告,或利用游客的收藏心理,可以发明一定的额外收入,充分展示景区的良好形象 。

大话软件工程:需求分析与软件设计(二十)

       本文的重点不是在如何解决高并发的问题,而是希望从业务角度去分析,12306 的理想模型应该是怎么样的。网上目前谈 12306 的文章貌似都是千篇一律的只谈技术,不谈业务分析和如何建模的。所以我想写一下自己的设计和大家交流学习。

       1、需求概述

       12306 这个系统,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网上售票。涉及到 2 个角色使用该系统:用户、铁道部。用户的核心诉求是查询余票、购票;铁道部的核心诉求是售票。购票和售票其实是一个场景,对用户来说是购票,对铁道部来说是售票。因此,我们要设计一个在线的网站系统,解决用户的查询余票、购票,以及铁道部的售票这 3 个核心诉求。看起来,这 3 个场景都是围绕火车票展开的。

       查询余票:用户输入出发地、目的地、出发日三个条件,查询可能存在的车次,用户可以看到每个车次经过的站点名称,以及每种座位的余票数量。

       购票:购票分为订票和付款两个阶段,本文重点分析订票的模型设计和实现思路。

       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需求,比如给不同的车次设定销售座位数配额,以及不同的区段设置不同的限额。但相比前面两个需求来说,我觉得这个需求相对次要一些。

       2、需求分析

       确实,12306 也是一个电商系统,而且看起来商品就是票了。因为如果把一张票看成是一个商品,那购票就类似于购买商品,然后每张票都有库存,商品也有库存的概念。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会发现 12306 要复杂很多,因为我们无法预先确定好所有的票,如果非要确定,那只能通过穷举法了。

       我们以北京西到深圳北的 G71 车次高铁为例(这里只考虑南下的方向,不考虑深圳北到北京西的,那是另外一个车次,叫 G72),它有 17 个站(北京西是 01号站,深圳北是 17号站),3 种座位(商务、一等、二等)。表面看起来,这不就是 3 个商品吗?G71 商务座、G71 一等座、G71 二等座。大部分轻易喷 12306 的技术人员(包括某些中等规模公司的专家、CTO)就是在这里栽第一个跟头的。实际上,G71 有 136*3=408 种商品(408 个 SKU),怎么算来的?如下:

       如果卖北京西始发的,有 16 种卖法(因为后面有 16 个站),北京西到:保定、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虎门、深圳。。。。都是一个独立的商品,同理,石家庄上车的,有 15 种下车的可能,以此类推,单以上下车的站来计算,有 136 种票:16+15+14....+2+1=136。每种票都有 3 种座位,一共是 408 个商品。

       为了方便后面的讨论,我们先明确一下票是什么?

       一张票的核心信息包括:出发时间、出发地、目的地、车次、座位号。持有票的人就拥有了一个凭证,该凭证表示持有它的人可以坐某个车次的某个座位号,从某地到某地。所以,一张票,对用户来说是一个凭证,对铁道部来说是一个承诺;那对系统来说是什么呢?不知道。这就是我们要分析业务,领域建模的原因,我们再继续思考吧。

       明白了票的核心信息后,我们再看看 G71 这个车次的高铁,可以卖多少张票?

       讨论前先说明一下,一辆火车的物理座位数(站票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座位,因为站票也有数量配额)不等于可用的最大配合。所有的物理座位不可能都通过 12306 网站来销售,而是只会销售一部分,比如 40%。其余的还是会通过线下的方式销售。不仅如此,可能有些站点上车的人会比较多,有些比较少,所以我们还会给不同的区间配置不同的限额。

       比如 D31 北京南至上海共有 765 张,北京南有 260 张,杨柳青有 80 张,泰安有 76 张。如果杨柳青的 80 张票售完就会显示无票,就算其他站有票也会显示无票的。每个车次肯定会有各种座位的配额和限额的配置的,这种配置我目前无法预料,但我已经把这些规则都封装近车次聚合根里了,所有的配置策略都是基于座位类型、站点、区间配置的。关于票的配置抽象出来,我觉得主要有 3 种:

       某个区段最多允许出多少张;

       某个区段最少允许出多少张;

       某个站点上车的最多多少张。

       当用户订票时,把用户指定的区段和这 3 种配置条件进行比较,3 个条件都满足,则可以出票。不满足,则认为无票了。下面举个例子:

       ABCDEFG,这是所有站点。座位总配额是 100,设 B 站点上车,E 站下车的人比较少,那我们就可以设定 BE 这个区段最多只能出 10 张票。所以,只要是用户的订票是在这个区段内的,就最多出 10 张。再比如,一列车次,总共 100 个座位配额,希望全程票最少满足 80 张,那我们只要给 这个区段设定最少 80 张。那任何订票请求,如果是子区间的,就不能超过 100-80,即 20 张。这两种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允许出票。

       但是,不管如何做配额和限额,我们总是针对某个车次进行配置,这些配置只是车次内部售票时的一些额外的判断条件(业务规则),不影响车次模型的核心地位和对外暴露的功能。所以,为了本文讨论的清楚起见,我后续的讨论都不涉及配额和限额的问题,而是认为任何区段都可以享受火车最大的物理座位数。

       并且,为了讨论问题方便,我们减少一些站点来讨论。设某个车次有 A,B,C,D 四个站点。那 001 这个人购买了 A,B 这个区间,系统会分配给 001 一个座位 x;但是因为 001 坐到 B 站点后会下车,所以相当于 x 这个座位又空出来了,也就是说,从 B 站点开始,系统又可以认为 x 这个座位是可用的。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同一个座位,其实可以同时出售 AB,BC 这两张票。通过这个简单的分析,我们知道,一列火车虽然只有有限的座位数,比如 1000 个座位。但可以卖出的票远远不止 1000 个。

       还是以 A,B,C,D 四个站点为例,如火车总共有 1000 个座位,那 AB 可以卖 1000 张,BC 也可以卖 1000 张,同样,CD 也可以卖 1000 张。也就是说,理论上最多可以卖出 3000 张票。但是如果换一种卖法,所有人都是买 ABCD 的票,也就是说所有的票都是经过所有站点的,那就是最多只能卖出 1000 张票了。而实际的场景,一定是介于 1000 到 3000 之间。然后实际的 G71 这个车次,有 17 个站,那到底可以卖出多少个票,大家应该可以算了吧。理论上这 17 个站中的任意两个站点之间所形成的线段,都可以出售为一张票。我数学不好,算不太清楚,麻烦有数学好的人帮我算算,呵呵。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一张票的本质是某个车次的某一段区间(一条线段),这个区间包含了若干个站点。然后我们还发现,只要区间不重叠,那座位就不会发生竞争,可以被回收利用,也就是说,可以同时预先出售。

       另外,经过更深入的分析,我们还发现区间有 4 种关系:

       不重叠;

       部分重叠;

       完全重叠;

       覆盖。

       不重叠的情况我们已经讨论过了,而覆盖也是重叠的一种。所以我们发现如果重叠,比如有两个区间发生重叠,那重叠部分的区间(可能夸一个或多个站点)是在争抢座位的。因为设一列火车有 100 个座位,那每个原子区间(两个相邻站点的连线),最多允许重叠 99 次。

       所以,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一个车次能够出售一张车票的核心业务规则是什么?就是:这张车票所包含的每个原子区间的重叠次数加 1 都不能超过车次的总座位数,实际上重叠次数 +1 也可以理解为线段的厚度。

       3、模型设计

       上面我分析了一下票的本质是什么。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怎么设计模型,来快速实现购票的需求,重点是怎么设计商品聚合以及减库存的逻辑。

       传统电商的思路

       如果按照普通电商的思路,把票(站点区间)设计为商品(聚合根),然后为票设计库存数量。我个人觉得是很糟糕的。因为一方面这种聚合根非常多(上面的 G71 就有 408 个);另一方面,即便枚举出来了,一次购票也一定会影响非常多其他聚合根的库存数量(只要被部分或全部重叠的区间都受影响)。这样的一次订单处理的复杂度是难以评估的。而且这么多聚合根的更新要在一个事务里,这不是为难数据库吗?而且,这种设计必然带来大量的事务的并发冲突,很可能导致数据库死锁。

       总之,我认为这种是典型的由于领域模型的设计错误,导致并发冲突高、数据持久化落地困难。或者如果要解决并发问题,只能排队单线程处理,但是仍然解决不了要在一个事务里修改大量聚合根的尴尬局面。

       听说 12306 是用了 Pivotal Gemfire 这种高大上的内存数据库,我对这个不太了解。我不可想象要是不使用内存数据库,他们要怎么实现车次内的票之间的数据强一致性(就是保证所有出售的票都是符合上面讨论的业务规则的)?所以,这种设计,我个人认为是思维定势了,把火车票看成是普通电商的商品来看待。所以,我们有时做设计又要依赖于经验,又要不能被以往经验所束缚,真的不容易,关键还是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多多深入分析,尽量分析抽象出问题的本质出来,这样才能对症下药。那是否有其他的设计思路呢?

       我的思路

       1、聚合设计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其实任何一次购票都是针对某个车次的,我认为车次是负责处理订票的聚合根。我们看看一个车次包含了哪些信息?一个车次包括了:

       车次名称,如 G71;

       座位数,实际座位数会分类型,比如商务座 20 个,一等座 200 个;二等座 500 个;我们这里为了简化问题,可以暂时忽略类型,我认为这个类型不影响核心的模型的设计决策。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这里的座位数不要理解为真实的物理座位数,很有可能比真实的座位数要少。因为我们不可能把一个车次的所有座位都在网上通过 12306 来出售,而是只出售一部分,具体出售多少,要由工作人员人工指定。

       经过的站点信息(包括站点的 ID、站点名称等),注意:车次还会记录这些站点之间的顺序关系;

       出发时间;看过 GRASP 九大模式中的信息专家模式的同学应该知道,将职责分配给拥有执行该职责所需信息的类。

       我们这个场景,车次具有一次出票的所有信息,所以我们应该把出票的职责交给车次。另外学过 DDD 的同学应该知道,聚合设计有一个原则,就是:聚合内强一致性,聚合之间最终一致性。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要产生一张票,其实要影响很多和这个票对应的线段相交的其他票的可用数量。因为所有的站点信息都在车次聚合内部,所以车次聚合内部自然可以维护所有的原子区间,以及每个原子区间的可用票数(相当于是库存数)。当一个原子区间的可用票数为 0 的时候,意味着火车针对这个区间的票已经卖完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让车次这个聚合根来保证出票时对所有原子区间的可用票数的更新的强一致性。对于车次聚合根来说,这很简单,因为只是几次简单的内存操作而已,耗时可以忽略。一列火车如有 ABCD 四个站点,那原子区间就是 3 个。对于 G71,则是 16 个。

       2、怎么判断是否能出票?

       基于上面的聚合设计,出票时扣减库存的逻辑是:

       根据订单信息,拿到出发地和目的地,然后获取这段区间里的所有的原子区间。然后尝试将每个原子区间的可用票数减 1,如果所有的原子区间都够减,则购票成功;否则购票失败,提示用户该票已经卖完了。是不是很简单呢?知道了出票的逻辑,那退票的逻辑也就很简单了,就是把这个票的所有原子区间的可用票数加 1 就 OK 了。如果我们从线段的厚度的角度去考虑,那出票时,每个原子区间的厚度就是 +1,退票时就是减一。就是相反的操作,但本质是一样的。

       所以,通过这样的思路,我们将一次订票的处理控制在了一个聚合根里,用聚合根内的强一致性的特性保证了订票处理的强一致性,同时也保证了性能,免去了并发冲突的可能性。传统电商那种把票单做类似商品的核心聚合根的设计,我当时第一眼看到就觉得不妥。因为这违背了 DDD 强调的强一致性应该由聚合根来保证、聚合根之间的最终一致性通过 Saga 来保证的原则。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想说一下我的看法,就是座位和区间的关系。因为有些朋友和我讲,考虑座位号的问题,虽然都能减 1,座位号也必须是同一个。我觉得座位是全局共享的,和区段无关(也许我的理解完全有误,请大家指正)。座位是一个物理概念,一个用户成功购买了一张票后,座位就会少一个,一张票唯一对应一个座位,但是一个座位有可能会对应多张票;而区间是一个逻辑上的概念,区间的作用有两个:1)表示票的出发地和目的地;2)记录票的可用数额。如果区间能连通(即该区间内的每个原子区间的可用数额都大于 0),则表示允许拥有一个座位。所以,我觉得座位和票(区间)是两个维度的概念。

       3、如何为票分配座位?

       我觉得车次聚合根内部应该维护所有该车次已经售出的票,已经出售的票的的本质是区间和座位的对应关系。系统处理订票时,用户提交过来的是一段区间。所以,系统应该做两个事情:

       先根据区间去判断是否有可用的座位;

       如果有可用座位,则再通过算法去选择一个可用的座位;

       当得到一个可用座位后,就可以生成一张票了,然后保存这个票到车次聚合根内部即可。下面举个例子:

       设现在的情况是座位有 3 个,站点有 4 个:

       座位:1,2,3

       站点:abcd

       票的卖法 1:

       票 1:ab,1

       票 2:bc,2

       票 3:cd,3

       票 4:ac,3

       票 5:bd,1

       这种选座位的方式应该比较高效,因为总是优先从座位池里去拿座位,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去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票。

       上面的 4,5 两个票,就是考虑回收利用的结果。

       票的卖法 2:

       票 1:ab,1

       票 2:bc,1

       票 3:cd,1

       票 4:ac,2

       票 5:bd,3

       这种选座位的方式应该相对低效,因为总是优先会去扫描是否有可回收的座位,而扫描相对直接从座位池里去拿票总是成本相对要高的。

       上面的 2,3 两个票,就是考虑回收利用的结果。

       但是,优先从座位池里拿票的算法有缺陷,就是会出现虽然第一步判断认为有可用的座位,但是这个座位可能不是全程都是同一个座位。举例:

       设现在的情况是座位有 3 个,站点有 4 个:

       座位:1,2,3

       站点:abcd

       票的卖法 3:

       票 1:ab,1

       票 2:bc,2

       票 3:cd,3

       现在如果有人要买 ad 的票,那可用的座位有 2,或者 3。但是无论是 2 还是 3,都要这个乘客中途换车位。比如卖给他座位 2,那他 ab 是坐的座位 2,但是 bc 的时候要坐座位 1 的。否则拿票 2 的那个人上车时,发现座位 2 已经有人了。而通过优先回收利用的算法,是没这个问题的。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也知道选座位的算法该怎么写了,就是用优先回收利用座位的算法。我认为不管我们这里怎么设计算法,都不影响大局,因为这一切都只发生在车次聚合根内部,这就是预先设计好聚合根,明确出票职责在哪个对象上的好处。

       4、模型分析总结

       我认为票不是核心聚合根,票只是一次出票的结果,一个凭证而已。

       12306 真正的核心聚合根应该是车次,车次具有出票的职责,一次出票具体做的事情有:

       判断是否可出票;

       选择可用的座位;

       更新一次出票时所有原子区间的可用票数,用于判断下次是否能出票;

       维护所有已售出的票,用于为选择可用座位提供依据。

       通过这样的模型设计,我们可以确保一次出票处理只会在一个车次聚合根内进行。这样的好处是:

       不需要依赖数据库事务就能实现数据修改的强一致性,因为所有修改只在一个聚合根内发生;

       在保证数据强一致性的同时还能提供很高的并发处理能力,具体设计见下面的架构设计。

       4、架构设计

       我觉得 12306 这样的业务场景,非常适合使用 CQRS 架构;因为首先它是一个查多写少、但是写的业务逻辑非常复杂的系统。所以,非常适合做架构层面的读写分离,即用 CQRS 架构。而且应该使用数据存储也分离的 CQRS。这样 CQ 两端才可以完全不需要顾及对方的问题,各自优化自己的问题即可。我们可以在 C 端使用 DDD 领域模型的思路,用良好设计的领域模型实现复杂的业务规则和业务逻辑。而 Q 端则使用分布式缓存方案,实现可伸缩的查询能力。

       1、订票的实现思路

       同时借助像 ENode 这样的框架,我们可以实现 in-memory + Event Sourcing 的架构。Event Sourcing 技术,可以让领域模型的所有状态修改的持久化统一起来,本来要用 ORM 的方式保存聚合根最新状态的,现在只需要简单的通用的方式保存一个即可(一次订票只涉及一个车次聚合根的修改,修改只产生一个,只需要持久化一个(一个 JSON 串)即可,保证了高性能,无须依赖事务,而且通过 ENode 可以解决并发问题)。

       我们只要保存了聚合根每次变化的(的结构怎么设计,本文不做多的介绍了,大家可以思考下),就相当于保存了聚合根的最新状态。而正是由于 Event Sourcing 技术的引入,让我们的模型可以一直存活在内存中,即可以使用 in-memory 技术。不要小看 in-memory 技术,in-memory 技术在某些方面对提高命令的处理性能非常有帮助。

       比如就以我们车次聚合根处理出票的逻辑,设某个车次有大量的命令发送到分布式消息队列,然后有一台机器订阅了这个队列的消息,然后这台机器处理这个车次的订票命令时,由于这个车次聚合根一直在内存,所以就省去了每次要去数据库取出聚合根的步骤,相当于少了一次数据库 IO。

       这样的好处是,因为一个车次能够真正出售的票是有限的,因为座位就那么几个,比如就 1000 个座位,估计一般正常情况也就出个 2000 个左右的票吧(具体能出多少张票要取决于区间的相交程度,上面分析过)。也就是说,这个聚合根只会产生 2000 个,也就是说只会有 2000 个订票命令的处理是会产生,并持久化;而其余的大量命令,因为车次在内存计算后发现没有余票了,就不会做任何修改,也不会产生领域,这样就可以直接处理下一个订票命令了。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处理订票命令的性能。

       另外一个问题我觉得还需要提一下,因为用户订票成功后,还需要付款。但用户有可能不去付款或者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付款。那这种情况下,系统会自动释放该用户之前订购的票。所以基于这样的需求,我们在业务上需要支持业务级别的 2pc。即先预扣库存,也就是先占住这张票一定时间(比如 15 分钟),然后付款成功后再真实给你这张票,系统做真正的库存修改。

       通过这样的预扣处理,可以保证不会出现超卖的情况。这个思路其实和传统电商比如淘宝这样的系统类似,我就不多展开了,我之前写的 Conference 案例也是这样的思路,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我之前录制的。

       2、查询余票的实现思路

       我觉得余票的查询的实现相对简单。虽然对于 12306 来说,查询的请求占了 80%,提交订单的请求只占 20%。但查询由于对数据没有修改,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分布式缓存来实现。我们只需要精心设计好缓存的 key 即可;缓存 key 的多少要看成本,如果所有可能的查询都设计对应的 key,那时间复杂度为 1,查询性能自然高;但代价也大,因为 key 多了。如果想 key 少一点,那查询的复杂度自然要上去一点。所以缓存设计无非就是空间换时间的思路。然后,缓存的更新无非就是:自动失效、定时更新、主动通知 3 种。通过 CQRS 架构,由于 CQ 两端是驱动的,当 C 端有任何状态变化,都会产生对应的去通知 Q 端,所以我们几乎可以做到 Q 端的准实时更新。

       同时由于 CQ 两端的完全解耦,Q 端我们可以设计多种存储,如数据库和缓存(Redis 等);数据库用于线下维护关系型数据,缓存用户实时查询。数据库和缓存的更新速度相互不受影响,因为是并行的。对同一个,可以 10 台机器负责更新缓存,100 台机器负责更新数据库。即便数据库的更新很慢,也不会影响缓存的更新进度。这就是 CQRS 架构的好处,CQ 的架构完全不同,且我们随时可以重建一种新的 Q 端存储。不知道大家体会到了没有?

       关于缓存 key 的设计,我觉得主要从查询余票时传递的信息来考虑。12306 的关键查询是:出发地、目的地、出发日期三个信息。我觉得有两种 key 的设计思路:

       直接设计了该查询条件的 key,然后快速拿到车次信息,直接返回;这种方式就是要求我们系统已经枚举了所有车次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票(区间)的缓存 key,相信你一定知道这样的 key 是非常多的。

       不是枚举所有区间,而是把每个车次的每个原子区间(相邻的两个站点所连成的直线)的可用票数作为 key。这样,key 就非常少了,因为车次如有 10000 个,然后每个车次平均 15 个区间,那也就 15W 个 key 而已。当我们要查询时,只需要把用户输入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所有原子区间的可用票数都查出来,然后比较出最小可用票数的那个原子区间。则这个原子区间的可用票数就是用户输入的区间的可用票数了。当然,到这里我提到考虑出发日期。我认为出发日期是用来决定具体是哪个车次聚合根的。同一个车次,不同的日期,对应的聚合根实例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天,也可能有多个车次聚合根,因为有些车次一天有几班的,比如上午 9 点发车的一班,下午 3 点发车的一般。所以,我们也只要把日期也作为缓存 key 的一部分即可。

       总结

       本文完全是凭自己对 12306 这个网站的核心业务的简单思考而得到的一些设计结果。如果真正的 DDD 领域建模,更多的是要和业务一线的工作人员、领域专家进行深入沟通,才能更深入的了解该领域内的业务知识,从而才能设计出更靠谱的领域模型和架构设计。

       非常惭愧,我没有上 12306 买过火车票,家离的比较近,就算要买也是家人给我买:)所以,本文所分享的内容难免是纸上谈兵。但我觉得 12306 这个系统的业务确实比传统的电商系统要复杂,且并发又这么高。所以,我觉得这个系统真的很值得大家重视模型的设计,而不只是只关注技术层面的实现。

公园设计的流程详解

       前面完成了业务设计(概要/详细)、应用设计和管理设计,到此为止,非技术层面的设计工作就已经全部结束了,软件设计师(业务、应用、技术),除去前述的主要以逻辑和功能视角进行的设计以外,还应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视角,即客户价值视角。价值设计,不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独立设计体系,但它是软件设计的重要目的,在前面各阶段的设计中已经反复地强调了价值,这里将有关客户价值设计的内容进行汇总,从客户价值的视角出发再重新审视一遍前面做过的设计,软件工程上每个阶段或是每层的设计实际上都是围绕着客户价值进行的。

        综合设计-价值设计,作为软件工程-设计工程中的提高部分,除了需要已经基本上掌握了业务设计和应用设计部分的知识以外,还需要站在客户的视角, 时刻思考:怎样用信息化的手段来为客户提供价值?

        1.定义

        价值设计,是软件设计师利用信息化的手法,为客户带来高质量、高效率的业务处理能力,是从“赋能”的视角为客户设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前面各个阶段讲述的内容主要以完成“客户功能”为主,本章的重点在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之上,探讨如何从“客户价值”的视角进行分析、设计。在为企业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非技术阶段主要带来的客户价值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业务价值(业务设计)和应用价值(应用设计)。

        1)业务价值

        业务价值,是基于业务知识、管理理论、实际经验等,并通过需求分析、业务设计对客户业务本身进行分析、梳理、优化、完善(此时不考虑功能需求的实现方法)后获得的。 业务设计的成果是“让客户重新认识企业自身的过去与现在”。

        2)应用价值

        应用价值,是将业务设计的成果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描绘出未来在“人-机-人”环境下如何提升企业业务的效率与效益。 应用设计的成果是“为客户描绘了未来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环境和效果”。 可见,两种价值不在同一个阶段上,并且需要不同的知识作为支持:实现业务价值需要有客户的行业专业知识及业务设计知识做支持,实现应用价值必须要有应用设计知识做支持才能做到。

        业务价值和应用价值,构成了客户管理信息化价值的最大部分,也就是说,业务设计和应用设计决定了客户信息化价值的大小,该价值的大小又直接影响到了客户的满意度。

        2.作用

        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推广的初期,主要是以软件商为本位进行管理信息化推广的,多数的软件商都是从自身开发效率、成本控制的视角出发设计系统,向客户进行系统的说明也主要是从业务处理功能的角度进行的,因为企业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同类的业务处理功能实际上是相近的,时间一长就造成了市场上的管理产品、解决方案趋于同质化。不能支持个性化就违背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因此用传统思维设计出来的信息系统越来越不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价值设计,本质上就是回归到以客户为主的设计理念上,让分析和设计围绕着为客户可以带来什么价值进行,软件设计师必须要确定这样的概念:功能,是为实现客户价值而提供的系统服务。

        1.作业内容

        这里总结从需求分析到应用设计的各个阶段中,是如何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和设计客户价值的。从软件工程上看,要从三个阶段上找出相应的价值

        (1)需求获取阶段:重点在收集、分析、理解客户传递出来的价值需求。

        (2)业务设计阶段:设计的重点是根据客户的需求,针对既存业务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完善,也就是对“业务价值”的实现。

        (3)应用设计阶段:重点是将业务价值用信息化的手段展示出来,打造一个信息化的工作环境,让客户感受到与传统工作方式完全不同的变化,也就是对“应用价值”的实现。

        来自于需求调研和分析的价值,最终通过设计,反映在架构、功能或是数据层面上。

        2.能力要求

        价值设计与管理设计相似,都不是业务设计和应用设计的“规定动作”,它是将管理设计的内容也包括在内的更高一层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做好价值设计,需要软件设计师具有全面理解信息化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的价值,理解信息化环境会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的知识和能力。参考能力(不限于此)如下。

        (1)具有丰富的客户业务知识、管理知识。

        (2)熟悉企业的战略、目标、期望,熟知企业的组织构成、各个角色的作用、需求。

        (3)熟知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理论、方法。

        (4)熟知需求分析方法、业务设计和应用设计的方法。

        (5)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知识(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可以不需要)。

        (6)具有价值设计的知识。

        1.理解客户的需求:功能或价值

        通常软件的设计基本上是从“功能”的视角推行的,追求功能的意识贯穿软件实现的全过程:寻找功能、设计功能和开发功能。在企业信息化的初期这种方式是正确且有效的,因为需求很直接、简单,直接用功能应对就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了。但是在企业信息化大范围普及后,很多企业的信息系统已经推进到了第2次或是第3次的扩建,信息系统的投资者和系统的用户已经从关心有哪些功能转变为:你提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与其他提供商有什么不一样? 你的方案可以让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处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导入了你的系统可以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回报(价值)? 这就要求软件设计师认真思考:客户投资信息化的目的是买功能?还是买价值?回答毫无疑问是买价值!当然价值是需要用功能来实现的。系统中的所有功能都是为了实现某个价值而存在的。业务/应用设计起着桥梁的作用,通过业务设计、应用设计、管理设计以及用例设计等方式,向客户说明信息系统完成后带来的“客户价值”;同时向后续的技术设计和开发传递可以实现这些价值的“功能”设计。

        2.理解客户的需求:发掘价值

        企业管理类的信息系统与图书管理、售票管理等系统在价值发掘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后者主要是对“物”进行的管理,它的需求和价值比较明显,容易达成。前者是对“人、事”进行的管理,由于企业存在着诸多的管理制度、多样性的业务、复杂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等,造成了对需求和价值的理解、发掘工作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如何针对客户的情况发现价值需求、识别价值作用、设计价值功能并能够完美地使客户价值得以实现,是软件设计师应该追求的目标。

        价值设计,站在客户的视角看问题

        需求分析阶段的重点是分析和识别价值,需求分析阶段识别出来并得到客户认可的客户价值需求是后续设计阶段客户价值设计的基础依据。

        1.通过调研获得需求

        在需求调研和需求分析阶段,通过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获得功能需求是最为基本和普遍的需求获取方法,也可以说是“正向需求的获得方法”。需求获取过程如下。

        (1)收集客户需求。

        (2)对需求进行梳理,整理出目标需求、业务需求和功能需求。

        (3)对需求进行分析(目标需求→业务需求→功能需求),最终获得功能需求。

        2.通过价值设计获得需求

        从最终的客户价值入手,反过来推演需要什么功能需求,也是一种重要的需求获取手段。它是由软件设计师站在客户的立场从为客户增加价值出发而获得的。这个需求获得的难度大,如果软件设计师没有这个意识或是没有设计的能力,可能这个需求就不存在了。例如软件设计师将系统的设计理念确定为“让系统变得智能化,不需要用户去寻找工作,系统会自动地将工作推送给用户(事找人、待办提醒等)”,为了实现这个设计理念而需要的功能就是价值设计带来的需求。启发软件设计师树立这个设计理念的诱因可能是客户的目标需求、业务需求或是待定需求(抱怨、难度、痛点等)。功能需求的完整性保证了系统的最低满意度(可用);客户价值的多少(业务与应用)保证了系统的最高满意度(好用)。

        在需求分析阶段,各个需求分类中都有可以启发软件设计师去思考客户价值的内容,最终完成的系统是否具有很高的客户价值就取决于软件设计师的意识。

        1.目标需求中的价值

        由决策者、管理者提出的目标需求,要从企业整体的规模上、未来的发展趋势上去理解和分析,这个目标需求可以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决策者及管理者期待着从这些变化中获得什么样的回报(价值)。决策者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如下目标:在未来的n年内,生产产值要达××亿元、利润提升×%,成本降低×%,工作效率达到×%等。软件工程师该如何从上述目标中发掘出具有价值的需求呢?

        2.业务需求中的价值

        业务需求是从某个部门、某个业务领域的规模上去理解和分析,实现了业务需求会带来什么回报(价值)。例如,管理者对企业管理最为薄弱的成本管理提出了如下需求:要对业务成本进行精细管理、定项追踪、实时监控通报等。软件工程师该如何从上述的业务中发掘出有价值的需求呢?

        3.功能需求中的价值

        功能是对价值的具体实现,从价值的视角看,容易得出功能的价值来。例如,合同签订,工程师是否可以理解合同签订功能可以为客户带来什么价值?反之,如果没有合同签订,会给企业造成什么损失?结合不同的功能处理内容,链接企业知识库,提供相关知识为正确处理把关等。

        4.待定需求中的价值

        待定需求中存在的客户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给出如何用信息化手段处理的方法。

        业务价值,是通过业务设计的方法对客户业务进行优化、完善可以带来的价值。

        业务设计用什么样的设计理念,就会带来什么样的设计路线和成果,例如,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让管理融入到业务中,用业务的标准化操作,代替传统的由人对所有的业务进行“管理”,这样的业务处理方式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减少管理成本,同时又不降低管理质量。

        1.架构层的价值

        通过业务架构的设计带来的客户价值,就是为客户用信息化的方法梳理、优化和完善了企业的业务,这个工作不但是后续所有各个阶段和各层的设计指导,还相当于为企业制作了“体检图”和“作战地图”,为企业今后用更加科学化的管理方法打下了基础。这些业务架构的“图”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它们不仅是为了后续的设计和软件开发,它们自身具有的实用价值不但不会小于软件系统,而且是软件系统无法替代的,因为 从软件系统界面上是看不到企业内部的业务逻辑的 ,即使是系统上线后,当需要对业务进行进一步的改造时,也应该首先从业务架构图着手分析研究,而不是直接去修改系统,特别是对复杂的大型系统来说更是如此。

        1)对企业的体检与体检图在需求阶段,企业的业务和管理形态是“无形”的,因此,要做好企业管理信息化,首先要用现状构成图为企业“画一张像”,让无形的企业业务和管理有了具体的形象,使得客户与软件设计师双方看到了同一个对象,并对这个对象有统一的认知,为后续的优化与完善奠定了基础。利用架构设计的方法对企业进行如下增值工作。

        (1)需求调研与分析阶段——现状梳理。

        先用构成图将“无形的业务”画出来,通过图形让企业看到自己的“状态”,使相关人理解企业具有的可优化性,这个阶段的成果为下一步的业务优化奠定了基础。

        (2)概要/详细设计阶段——业务优化。结合信息化的新知识、新手法,对梳理后的业务进行“流程优化、完善”,让既有的企业业务运行较之以前更加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可量化的管理等,因此提升了业务价值。

        2)经营管理的作战地图

        需求阶段完成了现状构成图,业务设计阶段完成了业务架构图的设计,这个图就相当于为企业绘制了“作战地图”,从此企业不再是“摸黑作战”了,因为企业的全部运行状态都被图形化了之后,对于作战目标和路线所有相关人员都知道:需要在什么位置上、对什么对象、进行怎样的管控、以达到怎样的目的等。

        2.功能层的价值

        在功能层设计时获得的客户价值主要体现在用界面的形式,对业务处理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这个部分的设计有两个重要的价值点,即:管理向标准化转换、对业务进行管控。

        1)数据处理的标准化,减少管控

        首先借助界面的输入,实现业务的标准化操作,由于用户受到了界面带来的管理规则的约束,只要按照界面的输入就可以基本上正确地输入数据和完成数据的操作,这样就减少了直接的管理行为,提升了工作效率,这就是通过标准化带来的业务价值。

        2)让管理措施与业务精准对接

        其次,借助界面可以设置精细的管理措施,这些措施与企业的管理规则相关联,可以应对1)中无法通过标准化解决的问题进行逐一地、精准地设计,使得整体系统没有漏洞。可以看出,通过上述设计,就可以确保记录的数据可信、可用

        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过程中,客户价值的核心内容是“效率、效益”,实现这两点主要取决于业务功能的设计。

        3.数据层的价值数据层建立的数据标准、业务编号标准,以及主数据等的重要性在于:它们直接地关系到未来企业积累的数据共享、数据复用是否可以实现。

        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过程中,最终的客户价值还是要落在数据上,确保企业数据具有长久生命周期、最大化价值的前提,就是数据标准和标准化的数据。

        应用价值,是对业务设计成果加上信息化处理方式的“包装”,从而使得传统业务和管理的处理方式获得前所未有的变化。最终用户是通过应用设计的成果,感受到由信息化带来的价值。

        对比业务设计成果和应用设计成果就可以感受到业务价值与应用价值的不同之处,例如,以业务流程的变化来看两种价值的继承与不同。

        1.业务价值业务架构设计中优化了业务流程,使得业务的生产过程比原来更加合理,减少了冗余,提升了工作效率,这就是业务设计带来的价值:业务价值。

        2.应用价值在应用设计中, 将业务设计优化过的业务流程再按照“事找人”的方式进行设计,从而使得业务流程自动驱动业务处理的推进 ,避免了“人找事”的低效工作,这就是应用设计带来的价值:应用价值。是否可以感受到两种价值的不同以及承接关系呢?

        (1)架构层:以“事找人”为主线设计,以“人找事”为主线的设计方法等。

        (2)功能层:按照“任务”的理念去设计业务组件(加入管理、知识支持等)。

        (3)数据层:如何将“文字型数据”转换为“数字型数据”,提升数据的价值。

        价值设计的关键就在于:软件设计师是否有“应用价值”的意识、理念,如果有这样的意识,那么可以让客户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价值的方法很多。

        在前面已经介绍了在软件工程中的各个阶段、环节中都可以进行客户价值的设计,前面的设计案例总体来说还是属于“功能”层面的价值设计,是从软件设计师的视角进行设计的,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单纯的价值设计。

        对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类型的系统来说,如果设计到位,信息系统不但可以帮助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为企业提升效益做出相应的贡献。

        客户对完成信息系统的满意度取决于系统中包含客户价值的多少,而价值的多少又与软件设计师在设计时对客户价值的意识有着紧密的关联。不论什么样的信息系统,都是通过软件设计师设计出来的,针对同样的业务领域、具有类似功能的系统,为什么客户会有不同的评价呢?理由就是客户感受到的价值不同,价值不同是造成客户对系统评价不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软件设计师完成了对业务功能的理解、分析、规划、设计之后,一定要再从客户价值的视角再进行一遍审视,从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到执行层,再从目标需求、业务需求到功能需求,检验设计是否有清晰的“客户价值”。前面讲过的架构层、功能层、数据层以及管理设计,这些设计都是有流程、方法、模板/模型等可以参考的,但是价值设计是没有相应的流程、模板作参考依据的,它的存在与否、价值的高低等都取决于软件设计师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他对项目内容的判断等,最为重要的是作为软件设计师是否时刻有为客户提升信息化价值的意识。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活动从最初购买千篇一律的软件功能,进入到了个性化管理的时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理念与软件设计师的思想也逐步地发生了变化,要求软件设计师:

        (1)从“软件功能本位”转为“客户价值本位”。

        (2)从“我这里有××产品/功能,你需要吗?”转为“你有什么需求,我来帮你解决”。

        (3)从“卖一款软件产品”转为“通过咨询、优化设计,提供综合服务”。

        (4)从“开发固化功能的产品”转为“提供通过组合可以实现按需应变”的系统。

        对于企业来说,管理信息化的行为越来越不是简单地购买一款软件商产品的问题,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运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软件企业,特别是软件设计师一定要跟随时代的变化,从一名功能的设计师转变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参谋、顾问、引导者。

        价值设计并不“虚”,价值设计可以打开你的思路。

        如果从价值的视角出发再做一次需求的话,会有很多的功能需求被提出来,而且一定会得到客户的赞同,从价值出发找到的功能需求能给客户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比普通的功能需求带来的客户满意度更高。同时,客户价值的提升,反过来也为软件企业本身带来了价值的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环。

        公园设计的流程(详解)

        公园是可以供游人休息,散步,锻炼身体,享受清新空气的地方。那么公园设计的流程你有了解吗?一起来看看吧!

       

        一、任务书阶段

        充分了解设计委托方的具体要求,有哪些愿望,对设计所要求的造价和时间期限等内容。

        二、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

        (一) 掌握自然条件、环境状况及历史沿革

        1、甲方对涉及任务的要求及历史沿革

        2、城市绿地总体规划于公园的关系,以及对公园设计上的要求。城市绿地规划图,比例尺为1:5000(1:10000)。

        3、公园周围的环境关系,环境的特点,未来发展情况。如周围有无名胜古迹、人文等。

        4、公园周围城市景观。建筑形式、体量、色彩等与周围市政的交通关系。人流集散方向,周围居民的类型。

        5、该地段的能源情况。电源、水源以及排污、排水,周围是否有污染源,如有毒害的工矿企业、传染病医院等情况。

        6、规划用地的水文、地质、地形、气象等方面的资料。了解地下水位、年与月降水量。年最高最低气温的分布时间,年最高最低湿度及其分布时间,季风风向、最大风力、风速以及冰冻线深度等。重要或大型园林建筑规划位置尤其需要地质勘察资料。

        7、植物状况。了解和掌握地区内原有的植物种类、生态、群落组成,还有树木的年龄、观赏特点等。

        8、建园所需主要材料的来源与施工情况,如苗木、山石、建材等情况。

        9、甲方要求的园林设计标准及投资额度。

        (二) 图纸资料(由甲方提供)

        1、 地形图。根据面积大校提供1:2000、1:1000、1:500园址范围内总平面地形图。图纸应明确一下内容:设计范围(红线范围、坐标数字);原址范围内的地形、标高及现状物(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山体、水溪、植物、道路、水井,还有水系的进出口位置、电源等的位置。现转物种要求保留利用、改造和拆迁等情况要分别说明。四周环境与市政交通联系的主要道路名称、宽度、标高点数字以及走向和道路、排水方向;周围机关、单位、居住区的名称、范围以及今后发展状况。

        2、局部放大图。1:200图纸主要为提供局部详细设计用。该图纸要满足建筑单位设计,及其周围山体、水溪、植被、园林小品及园路的详细布局。

        3、要保留使用的主要建筑的平、立面图。(平面图位置注明室内 、外标高;里面图要标明建筑物的尺寸、颜色等内容)

        4、现状树木分布位置图(1:200,1:500)。主要标明要保留树木的位置,并注明品种、胸径、生长状况和观赏价值等。有较好观赏价值的树木最好附以彩色照片。

        5、地下管线图(1:500,1:200),一般要求与施工图比例相同。图内应标明要表明的上水、于水、污水、化粪池、电信、电力、暖气沟、煤气、热力等管线的位置及井位等。除了平面图外,还要有剖面图,并需要注明管径的大小 、管底或管顶标高、压力、坡度等。

        (三) 现场踏查

        一方面,核对、补充所收集的图纸资料;另一方面,设计者到现场,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条件,进入艺术构思阶段。

        现场踏查的同时,拍摄一定的环境现状照片,以供进行总体设计时参考。

        (四) 编制总体设计任务文件

        将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分析、研究定出总体设计原则和目标,编制出进行公园设计的要求和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公园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关系

        2、公园所处地段的特征及四周环境

        3、公园的面积和游人容量

        4、公园总体设计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要求

        5、公园的地形设计,包括山体水系等要求

        6、公园的分期建设实施的程序

        7、公园建设的投资框算

        三、总体方案设计阶段

        (一) 主要设计图纸内容

        1、位置图

        属于示意性图纸,表示该公园在城市区域内的位置,要求简洁明了。

        2、现状图

        根据已经掌握的全部资料,经分析、整理、归纳后,分成若干空间,对现状作综合评述。可以用圆形圈或抽象图形将其概括地表示出来。例如:经过对四周道路的分析,根据祝词城市道路的情况,确定出入口的大体位置和范围。同时,在现状土上,可分析公园设计中有利和不利因素,以便为功能分区提供参考依据。

        3、分区图

        根据总体设计的原则、现状图分析,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游人活动规划,不同兴趣爱好游人的需要,确定不同的分区,划出不同的空间,使不同空间和区域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并使功能与形式尽可能统一。另外,分区图可以反映不同空间、分区之间的关系。该图书于是以说明性质,可以用抽象图形或圆圈等图案予以表示。

        4、总体设计方案图

        根据总体设计原则、目标,总体设计方案图应包括以下诸方面内容:第一,公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公园主要、次要、专用出口与市政关系,即面临街道的名称、宽度;周围主要单位名称,或居民区等;公园与周围园界是围墙或透空栏杆要明确表示。第二,公园主要、次要、专用出入口的位置、面积,规划形式,主要出入口的内、外广场,停车场、大门等布局。第三,公园的地形总体规划,道路系统规划。第四,全园建筑物、构筑物等布局情况,建筑物平面要反映总体设计意图。第五,全园植物设计图。图上反映秘疏林、树丛、草坪、花坛、专类花园等植物景观。此外,总体设计应准确标明指北针、比例尺、图例等内容。

        总体设计图,面积100hm2以上,比例尺多用1:2000~1:5000;面积在10~50hm2左右,比例尺用1:1000;面积8hm2以下,比例尺可用1:500。

        5、地形设计图

        地形是全园的骨架,要求能反映出公园的地形结构。以自然山水园而论,要求表达山体、水系的内在有机联系。根据分区需要进行空间组织;根据造景需要,确定山地的形体、制高点、山峰、山脉、山脊走向、丘陵起伏、缓坡、微地形以及坞、岗、岘、岬等陆地造型。同时,地形还要表示出湖、池、潭、港、湾、涧、溪、滩、沟、渚以及堤、岛等水体造型,并要标明湖面的最高水位、常水位、最低水位线。此外,图上标明入水口、出水口的位置(总排水方向、水源给雨水聚散地)等。也要确定主要园林建筑所在地的地坪标高,桥面标高,广场高程,以及道路变坡点标高。还必须注明公园与市政设施、马路、人行道以及公园邻近单位的地坪标高,以便确定公园与四周环境之间的排水关系。

        6、道路总体设计图

        首先,在土上确定公园的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与专用出入口。还有主要广场的位置及主要环路的位置,以及作为消防的通道。同时确定主干道、次干道等的位置以及各种路面的宽度、排水纵坡。并初步确定主要道路的路面材料,铺装形式等。图纸上用虚线画出等高线,在用不同的粗线、细线表示不同级别的道路及广场,并将主要道路的控制标高注明。

        7、种植设计图

        根据总体设计图的布局,设计的原则,以及苗木的情况,确定全园的总构思。种植总体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不同种植类型的安排,如密林、草坪、疏林、树群、树丛、孤立树、花坛、花境、园界树、园路树、湖岸树、园林种植小品等内容。还有一植物造景为主的专类园,如月季园、牡丹园、香花园、观叶观花园中园、盆景园、观赏或生产温室、爬蔓植物观赏园、水景园;公园内的花圃、小型苗圃等。同时,确定全园的基调树种、骨干造景树种,包括常绿、落叶的乔木、灌木、草花等。

        种植设计图上,乔木树冠以中、壮年树冠的.冠幅,一般以5~6m树冠为制图标准,灌木、花草以相应尺度来表示。

        8、管线总体设计图

        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解决全园的上水水源引水方式,水的总用量(消防、生活、造景、喷灌、浇灌、卫生等)及管网的大致分布、管径大小、水压高低等。以及雨水、污水的水量、排放方式,管网大体分布,管径大小及水的去处等。大规模的工程,建筑量大,北方冬天需要供暖,则要考虑供暖方式、负荷多少,锅炉房的位置等。

        9、电气规划图

        为解决总用电量、用电利用系数、分区供电设施、配电方式、电缆的敷设以及各区各点的照明方式及广播、通讯等的位置。

        10、园林建筑布局图

        要求在平面上,反映泉源总体设计中建筑在全园的布局,主要、次要、专用出入口的售票房、管理处、造景等各类园林建筑的平面造型,大型主体建筑,展览性、**性、服务性等建筑平面位置及周围关系;还要游览性园林建筑,如:亭、台、楼、阁、榭、桥、塔等类型建筑的平面安排。除平面布局外,应画出主要建筑的平、立面图。

        (二) 鸟瞰图

        设计者为更直观地表达公园设计的意图,更直观的表达公园设计中各个景点、景物以及景区的景观形象,通过钢笔画、铅笔画、钢笔淡彩、水彩画、水粉画、中国画或其他绘画形式表现,都有较好效果。鸟瞰图制作要点:

        1、无论用以点、二点或多点、轴测画都要求鸟瞰主宰尺度、比例上尽可能准确反映景物的形象。

        2、鸟瞰图除表现公园本身,又要画出周围环境,如公园周围的道路交通等市政关系;公园周围城市景观;公园周围的山体、水系等。

        3、鸟瞰图应注意?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近写实远写意?的法原则,以达到鸟瞰图的空间感、层次感、真实感。

        4、一般情况,除了大型公园建筑,城市公园的园林建筑和树木比较,树木不一太小,而以约15~20年树龄的高度为画图的依据。

        (三) 总体设计说明书

        总体方案除了图纸外,还要求义愤文字说明,全面地介绍设计者的构思、设计要点等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位置、现状、面积

        2、工程性质、设计原则

        3、功能分区

        4、设计主要内容(山体地形、空间围合,湖池、堤岛水系网络,出入口、道路系统、建筑布局、种植规划、园林小品等)。

        5、管线、电讯规划说明。

        6、管理机构。

        (四)工程总概算

        在规划方案阶段,可按面积(hm2、m2),根据设计内容,工程复杂程度,结合常规经验框算。或按工程项目、工程量,分项估算再汇总。

        四、局部详细设计阶段

        局部详细设计工作主要内容:

        (一) 平面图

        首先,根据公园或工程不同分区,划分若干局部,每个局部根据总体设计的要求,进行局部详细设计。一般比例尺为1:500,登高线距离为0.5m,用不同等级粗细的线条,画出等高线、园路、广场、建筑、水池、湖面、驳岸、树林、草地、灌木丛、花坛、花卉、山石、雕塑等。

        详细设计平面图要求标明建筑平面、标高及周围环境的关系。道路的宽度、形式、标高;主要广场、地坪的形式、标高;花坛、水池面积达小和标高;拨岸的形式、宽度、标高。同时平面上表明雕塑、园林小品的造型。

        (二) 横纵剖面图

        为更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在局部艺术布局最重要部分,或局部地形变化部分,做出断面图,一般比例尺为1:200~1:500。

        (三)局部种植设计图

        在总体方案确定后,着手进行局部景区、景点的详细设计的同时,要进行1:500的种植设计工作。一般1:500比例尺地图纸上,能较准确地反映乔木地种植点、栽植数量、树种。树种主要包括密林、疏林、树群、树丛、园路树、湖岸树的位置。其它种植类型,如花坛、花境、水生植物、灌木丛、草坪等的种植设计图可选用1:300比例尺,或1:200比例尺。

        五、施工设计阶段

        施工设计阶段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和要求更深入和具体化设计,并做出施工组织和施工程序。其内容包括:施工设计图、编制预算、施工设计说明书。

        (一) 施工设计图

        在施工设计阶段要作出施工总平面图、竖向设计图、园林建筑设计图、道路广场设计图、种植设计图、水系设计图、各种管线设计图,以及山、雕塑、栏杆、标牌等小品设计详图。另外作出苗木统计表、工程量统计表、工程预算等。

        1、施工总平面图

        表明各种设计因素的平面关系和它们的准确位置;放线坐标网、基点、基线的位置。其作用之一是作为施工的依据,其二是绘制平面施工图的依据。

        施工总平面图图纸内容包括如下:保留的现有地下管线(红色线表示)、建筑物、构筑物、主要现场树木等(用细线表示)。设计的地形等高线(细墨虚线表示)、高程数字、山石和水体(用粗墨线外加细线表示)、园林建筑和构筑物地位置(用黑线表示)、道路广场、园灯、园椅、果皮相等(中粗黑线表示)放线坐标网。作出的工程需号、线等。

        2、竖向设计图(高程图)

        用以表明各设计因素间的高差关系。比如山峰、丘陵、盆地、缓坡、平地、河湖驳岸、池底等具体高程,各景区的排水方向、雨水汇集以及建筑、广场的具体高程等。为满足排水坡度,一般绿地坡度不得小于5%,缓坡在8%~12%,陡坡在12%以上。图纸内容如下:

        (1)竖向设计平面图

        根据初步设计之竖向设计,在施工总平面图的基础上表示出现状等高线,坡坎(用细红实线表示);设计等高线、坡坎(用黑实线表示)、高程(用黑色数字表示),在同一地点的表示方法用△△/△△、(△△)通过红、黑线区分现状的还是设计的;涉及溪流河湖岸线、河底线及高程、排水方向(以黑色箭头表示),各景区园林建筑、休息广场的位置及高程;挖方填方范围等(填挖工程量注明)。

        (2)竖向剖面图

        主要部位山形,丘陵、谷地的坡势轮廓线(用黑粗实线表示)及高度、平面距(用黑细实线表示)等。剖面地起讫点、剖切位置编号必须与竖向设计平面图上地符号一致。

        3、道路广场设计图

        道路广场设计图主要标明园内各种道路、广场的具体位置、宽度、高程、纵横坡度、排水方向,及道路平曲线、纵曲线设计要素,以及路面结构、做法、路牙的安排,以及道路广场的交接、交叉口组织、不同等级道路连接、铺装大样、回车道、停车场等。图纸内容包括如下:

        (1)平面图

        根据道路系统图,在施工总平面的基础上,用粗细不同的线条画出各种道路广场、台阶山路的位置,在转弯处,主要道路注明平曲线半径,每段的高程、纵坡坡向(用黑细箭头表示)等。混凝土路面纵坡在0.3%―0.5%之间,横坡在1.5%―2.5%之间;圆石、拳石路纵坡在0.5%―9%之间,横坡在3%―4%之间;天然土路纵坡在0.5%―8%之间,横坡在3%―4%之间。

        (2)剖面图

        剖面图比例一般为1:20。在画剖面图之前,先绘出一段路面(或广场)的平面大样图,表示路面的尺寸和材料铺设法。在其下面作剖面图,表示路面的宽度及具体材料的构造(面层、垫层、基层等候度、做法)。每个剖面的编号英语平面上对应。

        另外,还应该作路接示意图,用细黑实线画出坐标网,用粗黑实线画路边线,用中粗实线画出路面铺装材料及构造图案。

        4、种植设计图(植物配置图)

        种植设计图主要表现树木花草的种植位置、种类、种植方式、种植距离等。图纸内容如下:

        (1)种植设计平面图

        根据树木种植设计,在施工总平面图基础上,用设计图例绘出常绿阔叶乔木、落叶阔叶乔木、落叶针叶乔木、常绿针叶乔木、落叶灌木、常绿灌木、整形绿篱、自然形绿篱、花卉、草地、等具体位置和种类、数量、种植方式,株行距等如何搭配。同一幅图中树冠的表示不宜变化太多,花卉绿篱的图示也应该简明统一,针叶树可重点突出,保留的现状树与新栽的树应该加以区别。复层绿化时,用细线画大桥木树冠,用粗一些线画冠下的花卉,树丛、花台等。树冠的尺寸大小应以成年树为标准。如大乔木5―6m,孤植树7―8m,小乔木3―5m,花灌木1―2m,绿篱宽0.5―1m,种名、数量可在树冠上注明,如果图纸比例小,不易注字,可用编号的形式,在图纸上要标明编号树种名、数量对照表。成行树要注上每两株树距离。

        (2)大样图

        对于重点树群、树丛、林缘、绿立、花坛、花卉及专类园等,可附种植大样图。1:100的比例。要将群植和丛植的各种树木位置画准,注明种类数量,用细实线画出坐标网,注明树木间距。并作出立面图,以便施工参考。

        5、水景设计图

        水景设计图标明水体的平面位置、水体形状、深浅及工程做法。它包括如下内容:

        (1)平面位置图

        依据竖向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画出河、湖、溪、泉等水体及其附属物的平面位置。用细线画出坐标网,按水体形状画出各种水景的驳岸线、水地、山石、汀步、小桥等位置,并分段注明岸边及池底的设计标高。最后用粗线将岸边曲线花成近似折线,作为湖岸的施工线,用粗实线加深山石等。

        (2)从横剖面图

        水体平面及高程有变化的地方要画出剖面图。通过这些图表示出水体的驳安、池底、山石、汀步及岸边的处理关系。

        某些水景工程,还有进水口、以水口、泄水口大样图;池底、池安、泵房等工程做法图;水池循环管道平面图。水池管道平面图是在水池平面位置图基础上,用粗线将循环管道走向、位置画出,并注明管径、每段长度,以及潜水泵型号,兵家尖端说明,确定所选管材及防护措施。

        6、园林建筑设计图

        园林建筑设计图表现各景区园林建筑的位置及建筑本身的组合、选用的建材、尺寸、造型、高低、色彩、做法等。如一个单体建筑,必须画出建筑施工图(建筑平面位置图、建筑各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各个方向立面图、剖面图、建筑节点详图、建筑说明等)、建筑结构施工图(基础平面图、楼层结构平面图、基础详图、构件线图等)、设备施工图,以及庭院的活动设施工程、装饰设计。

        7、管线设计图

        在管线设计的基础上,表现出上水(生活、消防、绿化、市政用水)、下水(雨水、污水)、暖气、煤气、电力、电讯等各种管网的位置、规格、埋深等。

        管线设计图内容包括:

        (1)平面图

        平面图是在建筑、道路竖向设计与种植设计的基础上,表示管线及各种管井的具体位置、坐标,并注明每段管的长度、管景、高程以及如何接头等。原有干管用红实线或黑细实线表示,新设计的管线及检查井则用不同符号的黑色粗实线表示。

        (2)剖面图

        画出各号检查井,从黑粗实线表示井内管线及截门等交接情况。

        8、山、雕塑等小品设计图

        小品设计图必须先做出山、石等施工模型,以便施工是掌握设计意图。参照施工总平面图及竖向设计画出山石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注明高度及要求。

        9、电气设计图

        在电气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标明园林用电设备、灯具等的位置及电缆走向等。

        (二)编制预算

        在施工设计中要编制预算。它是实行工程总承包的依据,是控制造价、签订合同、拨付工程款项、购买材料的依据,同时也是检查工程进度、分析工程成本的依据。

        预算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包括人工、材料、机械、运输等费用,计算方法与概算相同。间接费用岸直接费用的百分比计算,其中包括设计费用和管理费。

        (三)施工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的内容是初步设计说明书的进一步深化。说明书应写明设计的依据、设计对象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园林绿地设计的基本情况,各种园林工程的论证叙述,园林绿地建成后的效果分析等。

;

       好了,今天关于“景区售票系统设计方案”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景区售票系统设计方案”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